此前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的各種製裁都完美的避開了能源交易,哪怕是嚴厲的金融製裁也很難判斷歐洲和俄羅斯哪邊的損失更為慘重。能源製裁或許是西方國家除了軍事手段之外的最後招數了!
其實美國在2019年就已經從原油進口國轉型成為「凈出口國」,其原油進口量則連年下降,目前不到600萬桶/日,其中從俄羅斯的進口量僅占3%,即每天約20萬桶。這也是美國敢於最終對俄羅斯能源下手的主要原因,而政治立場和輿論壓力也讓拜登不得不走出這一步。
盡管禁令對美國國內的供應不會產生明顯的沖擊,但這釋放了一個危險的信號。在戰事和製裁不斷加碼的情況下,投資者始終擔心俄羅斯每天約500萬桶的出口會被完全擠出全球供應市場。油價的飆升反映出這種恐慌的心態,布倫特原油處於十多年以來最嚴重的超買階段。
布倫特原油 周線圖
油價暴走讓通脹暫時看不到回落的可能。明天公布的美國2月CPI預計將接近8%。雖然拜登在烏克蘭問題的處理上讓其民調從歷史底部有所回升,但是在年底之前若無法顯著壓低通脹,民主黨的期中選舉可能會是一場災難。
因此拜登一邊在實施製裁,一邊也在努力尋找能源供應的替代方案。
除了繼續釋放戰略原油儲備外,或許可以從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獲取更多原油。另外,美國也正在考慮放松對委內瑞拉的經濟製裁以便重啟原油進口。諷刺的是,當年正是因為對委內瑞拉(俄羅斯盟友)的製裁才使得美國轉而向俄羅斯進口原油。
2021年美國原油進口來源國分布 來源:afpm.org
提高頁巖油產能似乎也是一個合理的選擇。但一方面這需要時間,更關鍵的是這顯然違背了拜登自己競選時的核心主張之一,即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革命。要知道拜登上臺後的第一時間就重新加入了《巴黎氣候協議》並取消了KeystoneXL的輸油管道(加拿大向美國)項目。因此此輪的油價暴漲很難刺激頁巖油產量快速復蘇。
美國還一直要求OPEC+提高產量,但俄羅斯和沙特顯然沒有這種打算,繼續維持著40萬/桶每日的增產幅度。但即使如此,疫情讓OPEC成員國都無法足額完成目前的增產決定。
油價的漲勢會持續到何時?
短期來看當然取決於俄烏局勢。目前烏克蘭已經釋放出服軟的信號,若雙方沖突降溫自然會抑製油價的瘋狂上漲。但中長期來看,能否保持供應端的穩定才是關鍵。除了美國和OPEC的角色之外,伊朗核協議談判的進展或許能提供「有限」的幫助。
美國是能源生產和出口大國,除去內部的因素外,從某種程度上說隔岸觀火的美國是此次的地緣政治危機的最大受益方。俄羅斯或許也能受益於大宗商品的強勢並找到其他的能源買家。而反觀歐洲,卻承受著慘烈的沖擊。
歐盟國家45%的天然氣和25%的原油進口來自於俄羅斯,這也是歐盟內部對原油禁令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就在歐盟考慮削減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的同時,俄羅斯已經威脅切斷北溪1號的供氣,在此之前德國已經暫停了北溪2號項目。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今年累計漲幅超過160%,歐元區通脹率創新歷史新高5.8%。
能源危機對歐洲的經濟復蘇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歐元和歐洲股市則不幸成為犧牲品。